一、全国政策资讯
01、每招用1人补助1000元!深圳一次性扩岗补助发放范围扩大到劳务派遣单位
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鼓励用人单位吸纳特定人员就业,深圳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的发放范围,除一般企业可申领一次性扩岗补助外,劳务派遣单位现在也可申领该笔补助。
劳务派遣单位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之间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或者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可申请领取一次性扩岗补助。
这里的劳务派遣单位为合规经营的劳务派遣单位,包括在深圳市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劳务派遣单位,以及在深圳市外取得劳务派遣资质、在本行政辖区依法备案的劳务派遣单位分公司。
劳务派遣单位招用的人员范围包含以下两类情形:一是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本单位发放工资并参保的自有员工(含依法开展承揽、外包业务招用的劳动者);二是与本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由本单位代用工单位(用工单位性质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发放工资及参保的劳务派遣员工,不含派遣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劳务派遣单位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属于自有员工部分(含依法开展承揽、外包业务招用的员工)由劳务派遣单位全额享受;涉及被派遣劳动者(不含派遣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部分,由实际提供岗位并承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用工单位全额享受。
市人社局提醒,一次性扩岗补助的标准为每招用1人1000元,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5年12月31日。劳务派遣单位可前往注册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设立的线下窗口,按要求递交相关资料,提交一次性扩岗补助申请。[来源:深圳特区报]
02、深圳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专项支持最高资助40万元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布通知,根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资金支持实施细则》(深中小企规〔2024〕2号)要求,现组织开展2025年深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专项支持项目申报。
① 资助类别
对列入国家试点工作的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等三大试点行业中小企业,由其选择数字化服务商进行数字化改造,投入与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以及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给予补贴。
② 资助标准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按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金额的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40万元。
③ 工作流程
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要求登陆“深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网页路径:“深i企”平台( https://www.szsiq.com )-“数字化转型”服务专区-企业建档-补贴申请管理),在线填报申请书并提交申报材料】。
④ 受理时间
网络填报受理时间:本项目为分批次专项支持项目,第二批网络填报受理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8月1日18时。书面材料受理时间:第二批次申报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8月4日18时。[来源:读特网]
03、《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深发改规〔2023〕2号)于2023年1月印发实施,有效期五年,该政策已运行2年。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了《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深发改规〔2023〕2号)的修订工作,起草形成《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所称积分入户,是指对持有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按照积分制要求进行积分,依照分值排序,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审批入户。
申请积分入户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年龄男性在55周岁以下,女性在50周岁以下;(二)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三)拥有深圳市合法产权住房连续满5年,或合法租赁住所年限连续满5年;(四)依照法律法规正常缴纳深圳市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年限累计满5年;(五)未参加过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
23日公布的《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两处:一是删除“无刑事犯罪记录”的基本条件,调整为“5年内有刑事犯罪记录”减分指标项,如有相关记录,一次性减150分;二是对负面行为清单的扣分行为和扣分分值进行了适当调整。申请人如有清单中任一行为的,每宗减20分。[来源:深圳商报·读特客户端]
04、北上广深杭不动产登记预计年内可“跨城通办”
近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大试点城市再度联手,以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为突破口,推动区域营商环境协同优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五座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将推出不动产登记 “跨城通办” 服务,预计年内落地。
在覆盖范围上,北上广深杭部分区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范围,逐步覆盖五城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在业务类型上,首期涵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后续将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在办理模式上,推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05、北京市全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按照国家规定,北京市全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异地就医系统),实现相关工伤职工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下同)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住院工伤康复费和辅助器具配置费。
①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员范围。
参加本市工伤保险并已完成工伤认定、工伤复发确认、工伤康复申请核准或辅助器具配置确认的以下人员,可申请办理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住院工伤康复费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直接结算:
(1)在本市以外居住(工作)半年及以上,并符合本市异地就医、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要求的工伤职工。
(2)因本市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以下简称协议机构)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不能诊治或配置,符合本市转诊转院要求,需要转诊转院到本市以外就医的工伤职工。
②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工伤职工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掌上12333 APP、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渠道,或相关区按职责承担工伤保险经办事务的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窗口,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异地长期居住和常驻异地工作的工伤职工备案有效期为一年,异地转诊转院的工伤职工备案有效期为六个月。工伤职工在备案有效期内,可按规定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备案有效期结束后仍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求的,需重新办理备案。备案有效期内丧失待遇享受资格的,备案有效期终止。[来源:北京市人社局]
06、哈尔滨调整2025年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
2025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27,083元,月缴存额上限为6,500元。2025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自7月21日起开始调整,2025年1月1日至基数调整日期间的缴存额差额应予以补缴。[来源: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07、2024年广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6547元,比上年增加363元,增长0.4%。2024年,广西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2456元,比上年增加929元,增长1.8%。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8870元。[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原文链接:http://tjj.gxzf.gov.cn/tjsj/xwfb/tjxx_sjfb/t22621460.shtml
二、名企职场头条
08、《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38家深圳企业上榜
7月22日,2025 年《财富》中国 500强榜单发布,深圳共有38家企业入围,前100名企业名单中,深圳共有8家企业上榜,分别为中国平安(13)、华为(24)、比亚迪(27)、腾讯(32)、招商银行(58)、万科(79)、顺丰(93)、深投控(99)。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顺丰等企业相较去年排名均有上升。
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4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2万亿美元,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7%。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约为36.2亿美元。按美元计算,2024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8.75万亿美元,今年榜单中500家公司的收入总和约为中国当年GDP的四分之三。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赚钱的十家上榜公司中,除五家商业银行和中石油外,还有两家来自深圳的民营企业,分别是腾讯和中国平安。腾讯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5%,以超过269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6位,中国平安则位列利润榜第10位。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3115亿美元,约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1%。
在2025 年《财富》中国 500强榜单中,还有中国电子、立讯精密、国泰金融、中国海运、神州数码、中兴通讯、阳光保险、立业集团、中广核、心里程、金地、传音控股、微众银行、永道控股、爱施德、创维集团、中金岭南等深圳企业上榜。
可以看到,深圳上榜企业类型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涵盖了互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不仅契合深圳 “20+8” 的产业布局,还通过其全球化的布局,为深圳城市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来源:深圳特区报]
09、脉脉:超40%国内AI头部公司员工有跳槽意向
7月24日上午消息,脉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41.07%国内AI头部公司员工有跳槽意向,求职状态为“正在看机会”,远高于互联网行业(14.65%)。自2025年2月起,每月新增上万名AI人才将求职状态修改为“正在看机会”,显示出AI人才的高活跃度。
与此同时,企业抢人白热化:超1000家AI公司在脉脉发布AI岗位,华为、小红书、DeepSeek等企业高管亲自下场,个人主页签名标注“长期招人”,HR、猎头保持“分钟级活跃”,AI人才主页访问量激增。[来源:新浪科技]
10、亚马逊上海AI研究院突然解散!官方回应:全力支持员工顺利过渡
7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AWS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的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发朋友圈称,“刚收到通知,AWS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也是AWS最后一个海外研究院)正式解散。”亚马逊云科技表示,“做出这些决定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将全力支持员工顺利过渡,我们做出这些必要的决定,是为了持续投资、优化资源,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创新”。
据亚马逊云科技官网,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18年秋成立,隶属于亚马逊云科技机器学习。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教授张峥是该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尽管AWS仍是亚马逊最赚钱的事业部,但其2025财年首季收入293亿美元,营业利润115亿美元,同比增速已连续三季放缓,处于一年多来最低水平。上月,亚马逊CEO Andy Jassy 曾在内部论坛预测,生成式AI带来的效率提升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缩减公司总人力。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上海 AI 研究院的解散,是近年来美国科技巨头将研发中心撤离中国的最新一次行动。今年3月,IBM中国研发部门正式停运,涉及1800人;5 月微软传出消息关闭上海AI实验室,此前大量中国员工已调至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地。[来源:快科技]
11、美团优选部分员工进行离职补偿协商
据多名互联网博主曝料,美团优选部分员工由于未匹配到合适岗位,已进行离职补偿协商。根据曝光的赔偿方案,员工将获得“n+1”补偿,未休年假支持折现结算。爆料称,离职补偿协商于上周四开始,有人当天就确认离职。
此前美团发布内部通知称,美团优选决定进行战略转型升级,退出部分亏损区域。内部通知明确表示,所有正式员工不裁员、不减薪,并将通过内部业务对接和HR一对一沟通,确保员工妥善安置到新岗位。根据爆料,有些员工综合自身发展、地域等情况考虑,并未匹配成功,因此选择进行离职补偿协商。[来源:鞭牛士]
12、Meta“9位数薪酬包”再挖走苹果两位AI专家
社交网络巨头Meta继续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扩张步伐,成功从苹果公司招募了两位关键人工智能研究人员——Mark Lee和Tom Gunter。继不久前Meta挖走苹果AI模型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之后,此次招募的两位研究人员均为庞若鸣的团队成员。Mark Lee已正式加入Meta,而Tom Gunter也即将加盟。据悉,Gunter离开苹果后曾短暂加入另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最终还是选择了Meta。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最近公开表示,Meta计划在计算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以实现“超级智能”的愿景。苹果公司对于此次人才流失可能感到焦虑,因为这可能影响其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有报道称,苹果正考虑采用Anthropic或OpenAI的技术来升级Siri,这或许暗示苹果可能放弃自主开发的大型模型。
为了挽留人才,苹果已经开始为部分工程师提供加薪,但与Meta开出的高价薪酬相比,吸引力有限。例如,Tom Gunter即将加入的团队中的专家们都获得了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薪酬包。在人工智能成为科技竞争焦点的大背景下,这场人才争夺战无疑将更加激烈。[来源:TechWeb]
三、新产业观察室
13、两份重磅独角兽企业名单在深发布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了《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显示,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家来自福田。此次深圳新晋13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其中荣耀与宏芯宇两家“福田力量”尤为瞩目。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荣耀、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福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规模超490亿美元,估值贡献比31%,居全市前列。此外,2024年深圳3家上市毕业的独角兽企业中,扎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晶泰科技赫然在列。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下,福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记者注意到,大会发布的《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揭示了福田区创新梯队的深厚储备。其中,莱芒生物、牛芯半导体等福田企业入选深圳市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板石智能、中和储能等登上种子独角兽企业榜单;价值在线、海云安等则跻身瞪羚企业行业。
今年3月,《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出台,提出要构建从发掘培育到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今年4月,福田区《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现和培育行动方案》正式亮相,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赛道,推出“动态发现与培育机制+金融赋能+产业空间+场景创新+人才支持”全方位政策礼包,对企业从孵化到成长、跃升进行全链条培育,计划到2027年,累计培育不少于70家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来源:读特客户端]
14、这个全国榜单出炉,前海连续四年位居榜首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日前发布了“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下称“创新指数”),全国57个自贸试验片区参与综合评估后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制度创新能力和水平上继续领先全国,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
2015年至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712亿元增至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呈现出开放创新、活力澎湃的发展态势。未来,面对全球经济新变局,前海将聚焦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数据跨境流动、高端人才跨境执业等深层次改革,全力构建“双循环”关键枢纽,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开放新范式。[来源:深圳商报·读特客户端]
15、全国“双第一”,机器人产业亮出“深圳速度”
据报道,深圳机器人产业产值和机器人企业总数均为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数量和投融资事件数量也是全国第一,企业创新活力以及机器人产业链配套和生态,还是全国领先。深圳人形机器人正迈向真正的产业一线。[来源:读特网]
16、众擎机器人再获融资近10亿元,京东领投
近期,众擎机器人宣布正式完成两轮融资近10亿元,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投,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同时,中东资本、国香资本、弘晖基金、浔商创投、包河创投等老股东也参与了这两轮的连续增资。
资料显示,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通用智能机器人及行业场景方案,致力于打造兼具高度智能与灵活运动性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此前,众擎机器人因在全球首次实现前空翻而引发关注,该动作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瞬间加速和精准落地提出了极高要求。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其规模将破千亿美元。To B场景作为核心落地领域,在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仓储等场景需求缺口显著。目前,众擎已与海内外头部产业伙伴,包括英伟达、亚马逊、京东、腾讯、字节等构建深度协同合作生态,覆盖商业服务、危险作业、文旅游乐等多元场景,全力推进人形机器人率先规模化落地应用。[来源:读特客户端]